在交通強國背景下,高速公路的發展迎來新的機遇窗口。目前,高速公路成本增加,收支不平衡、通道性項目減少等問題突出,對社會資本吸引力有所降低,迫切需要找到減輕政府財政壓力、有效吸引社會資本的途徑,實現高速公路投資市場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高速公路創新投資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高速公路領域的投資模式主要包括政府直接投資、授權企業經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但是由于市場形勢變化,高速公路投資存在諸多問題。
新增項目自身經濟效益不佳。目前,我國高速公路主干網、大通道已基本建成,未來高速公路建設須從完善路網的角度出發,增加復線、聯絡線等項目,總體線形、交通流量等均不如原線,同時考慮到區域協調發展和支持落后地區建設等原因,當前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主要集中于經濟項目落后地區,且造價節節攀升,交通流量收益難以覆蓋建設成本。
升級改造項目回報路徑不清晰。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高速公路的存量改造升級迫在眉睫,在現行的政策框架下,改造升級項目新增交通量帶來的收益可以作為彌補其投資和運營成本的來源,但是由于高速公路項目的運營年限和收費標準相對固定,運營收益較難彌補存量改造升級的成本。
短期內政府投資能力不足。當前,政府各級財政收入增長放緩,短期內政府及平臺公司的投資能力不足。因此,傳統的投資模式較難支撐未來大規模的高速公路建設,較大資金缺口必須通過市場融資的方式加以解決。
高速公路創新投資模式實施路徑
高速公路的特點是點多、線長、面廣,能夠帶動區域的經濟發展。因此,深度挖掘高速公路沿線資源,形成高速公路路域資源綜合開發的新路徑、新模式對于投資高速公路項目尤其重要。
深挖土地價值 提升服務能力。深挖節點價值,充分激發內生動力,從存量資源上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如在服務區,拓展住宿、購物、娛樂、倉儲等特色經營活動,或是在交通量大的節點上建停車場、商業綜合體等,提高運營服務能力,獲取土地增值溢價,將單方面收入轉化為多渠道收入。
聯動沿線資源 打造特色產業。深度參與沿線資源開發,打造特色產業,探索資源彌補高速公路的新模式。如推動高速公路捆綁待開發礦產資源,以及市政工程、綠化工程和土地整治、旅游資源等項目資源,采用“高速公路+資源開發”模式進行項目投資。
聚焦能源升級 拓展產業增量。積極響應雙碳戰略,在服務區及高速公路沿線布局光伏板、風電機組等新能源發電設施,按照“自用優先、余電上網”的原則,為高速公路運營及城市運行提供低碳、綠色的清潔能源。
探索運營價值 創造無限可能。充分挖掘高速公路的后市場價值,最大限度開發利用交通數據資源,實現高速公路運營的高質量發展。如打造智慧高速公路管理體系,搭建高速公路智慧管理平臺,積極探索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高速公路數字能量。
“高速公路+”的主要模式分析
“高速公路+光伏”項目模式
在過去十年內,光伏發電作為增長最快的新能源產業,已具備較成熟的產業鏈條。2022年以來,多部門政策頻發,推動加快光伏在高速公路項目中的推廣與應用,“高速公路+光伏”項目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2022年1月18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鼓勵在交通樞紐場站、公路、鐵路等沿線合理布局光伏發電。
集中式光伏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實現與高速公路項目的資源捆綁,以此彌補高速公路項目的資金缺口,分布式光伏可有效降低高速公路項目的運營成本?!案咚俟?光伏”模式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增收益、降成本兩個方面。
“高速公路+集中式光伏”。高速公路項目可以綁定集中式光伏項目,通常這類光伏項目需要具備一定的規模體量、用地條件和指標,光伏項目的收益可以用來平衡高速公路項目。
此類項目一般采用“特許經營+資源補償”模式實施,即政府方授權相關的主管部門或管委會作為項目實施機構,公開招標引入社會資本方,社會資本方獨資或與平臺公司合資成立項目公司,負責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等。此外,項目公司以合法合規的方式獲取集中式光伏項目,通過集中式光伏項目的收入來彌補高速公路建設的資金缺口,實現項目的整體平衡。
此模式下需要關注的重點包括:確保項目的獲取條件,集中式光伏項目建設需要滿足光伏電站對土地的使用要求,同時,積極爭取政府支持,確保光伏路條的獲取。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對當地的電力消納、調峰指標等進行詳盡調查,論證該地是否能夠支撐開發一定體量的光伏項目。提前進行項目報批工作,高速公路、集中式光伏項目需要分別獲取,而后者的收益需要來彌補前者的資金缺口,因此光伏項目報批工作最好與高速公路項目標前工作同步啟動。落實項目的融資事宜,高速公路項目可以通過集中式光伏項目解決部分融資,因此建議及時獲取光伏項目路條,并與當地金融機構進行溝通,落實項目融資事宜。
從市場機會進行分析,主要分為兩個維度。從反哺能力角度分析,東北、西北、華北、中原部分省市的日照和上網電價條件相對較好,在上述區域推進的高速公路項目可重點關注與光伏資源進行捆綁的可行性。從政策補貼角度分析,2022年集中式光伏項目國補取消后,地方政府正逐漸成為光伏市場的政策推動者,根據已公布的各省份“十四五”新能源規劃,河北、山西、內蒙古的光伏項目規劃規模年均約4吉瓦以上,這些地區可以考慮“高速公路+光伏”項目組合。
“高速公路+路內分布式光伏”。高速公路可利用紅線內用地建設分布式光伏,通過光伏發電自用,降低高速公路運營成本。
分布式光伏項目一般分為“自發自用”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其中自發自用部分,主要是為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服務區、光儲充設施供能。而余電上網部分,可以結合光伏電站布置位置與當地并網條件,選擇性地為高速沿線的經濟據點供能。
“高速公路+文旅”項目模式
以“交旅融合”為導向的土地綜合發展模式。該模式在于要深挖高速公路項目沿線的土地價值,通過分析區域內文旅產業綜合開發價值潛力,來選擇投入產出比最優的“交旅融合”線路,再通過全域旅游產業發展來拉動沿線區域綜合發展。該模式實施的關鍵點在于在建設高速公路前,要提前控制好沿線有價值的資源產權。
依托交通節點升級的“交旅綜合體”模式。交通節點包括一般節點與交通樞紐,其中,一般節點中最具開發價值的是高等級公路的服務區,交通樞紐通常是根據其用地規模及交通流量情況,來確定適宜的業態構成及規模,打造“交旅綜合體”。該模式實施的關鍵點在于交通節點要輻射到足夠多的消費人口,并且具備明確的主題特色,提供相應的服務。
依托現有公路升級的文旅目的地模式。目前,全國有許多公路沿線的自然景觀品質極高,具備打造開放式文旅目的地的資源基礎,可以依托現有交通線進行各類旅游服務功能的植入,整體包裝打造為旅游品牌IP,將現有道路從單一的交通項目升級為具有市場認知度的文旅目的地。該模式實施的關鍵點在于道路沿線不僅要有較好的景觀,還須毗鄰主要城市群。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指出,深化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推動旅游專列、旅游風景道、旅游航道、自駕車房車營地、游艇旅游、低空飛行旅游等發展,完善客運樞紐、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交通設施旅游服務功能。
“高速公路+礦產資源”項目模式
高速公路項目可以與礦產資源項目相結合,一方面,礦產資源項目可以為高速公路提供建設所需的材料;另一方面,礦產資源項目的收益可以彌補高速公路項目的資金缺口。
目前,市場上主要采取特許經營兩階段招標、“特許經營+平價保供”及股權回購模式。特許經營兩階段招標模式是指項目公司成立后,再通過合法合規方式獲得礦產資源的開采權,項目公司獲得礦產資源項目的收益,并用以彌補高速公路項目的資金缺口。由于礦產資源是在后一階段獲取的,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前期需要與政府進行深入溝通,并通過簽訂合同等方式來確保礦產資源項目的獲取。
“特許經營+平價保供模式”是指項目公司成立后,由政府在建設期內以平價保供的方式,即以優惠的價格為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提供所需要的砂石材料。相對上述模式,此模式不需要獲取礦產資源的開采權,企業承擔的風險相對可控。
股權回購模式是指政府方授權平臺公司作為項目實施主體,平臺公司公開招標引入社會資本方,并與社會資本方合資成立項目公司,平臺公司在約定回購期回購社會資本方股權。此外,平臺公司獲取礦產資源的開采權,并用以彌補高速公路項目的資金缺口。此模式最重要的是平臺公司是否能夠在約定時間內回購股權,應關注平臺公司的履約能力,并設計合理的回購機制來保障社會資本方的利益。
【編輯: 任 燕】
【審核:余大鵬】
【終審:張波】
中國公路
中國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