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 傲殺除草       投稿須知
關于普通國省道公路路面精細化管理的調研報告
作者:■ 文 云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云南省公路局黨委書記、局長 陳鋼 供圖 云南省交通運輸廳 來源:《中國公路》 時間:2023-11-13

 QQ截圖20231113153545.png

表1 路面日常維修主要措施表

選題背景

從近幾年路面科學決策分析來看,由于路面自動化車輛檢測時間及技術狀況檢測報告出具與申報項目預算和具體實施時間過程中有一定時間差。在這一時間過程中受水毀、冰雪、地震、重軸載交通車輛通行等影響,在路面病害修補實際操作時,預算項目申報及下達的項目清單,與實地現場實施契合性存在一定的矛盾,在進行路面養護科學決策,形成年度日常養護、預防養護、修復養護總需求明細及養護項目庫;將病害分級,精準計算各類病害、瀝青用量、對應資金需求,形成病害修復項目清單;對應下達計劃項目清單明細,強化考核及績效評價等方面,與交通運輸部“十四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及云南“3815”戰略目標要求存在差距和不足。

根據《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以及《“十四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等文件精神,編制《云南省公路局普通國省道公路養護高質量發展路面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以目標精準、費用精準、管理精準“三個精準”為抓手,以路面精細化管理實施為突破口,逐步實現路基、路面、橋隧等養護全面精細化管理,著力提升普通國省道普通公路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水平,指導“十四五”期普通國省道公路養護高質量發展,服務云南“3815”戰略目標“三年上臺階”重點任務的完成。

緊緊圍繞黨中央部署要求和云南省委調研工作安排,聚焦加快建設交通強省的關鍵性環節,聚焦全省交通運輸及公路發展重點工作,聚焦基層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一線,掌握實情,調查研究,破解難題,使調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決策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更好地為科學決策服務。

調研情況

緊緊圍繞黨中央部署要求和云南省委、云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調研工作安排,聚焦加快建設交通強省的關鍵性環節,聚焦全省交通運輸及公路發展重點工作,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以問題為導向,對公路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實地調研

5月下旬對文山、臨滄公路局及部分分局和站所養護管理工作開展調查研究。采用“四不兩直”的工作方法,通過“現場看”、座談討論、面對面交流等方式獲取第一手資料。通過在文山、臨滄公路局對81人次開展4次座談交流,梳理收集到的9條意見,并制定了詳細的解決措施。

綜合分析

全面分析云南省公路局管養公路情況。掌握局管國省道道路、橋梁、隧道等技術狀況,綜合分析目前公路養護方面面臨的短板和問題。

技術分析

小修保養App自2021年全面推廣使用以來,在加強公路日常養護管理上發揮了有益作用。一是規范日常巡查記錄,實現痕跡化管理。小修保養App實現日常巡查信息的實時錄入,有利于及時記錄發現路面突發病害與異常情況信息,做到全局信息共享。從運用情況看,除福貢公路分局(管養公路全部移交改造)外,全局125個公路分局均能正常使用小修保養App開展日常巡查工作,符合《云南省公路局省管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養護巡查及病害修復制度》要求。二是強化病害維修管理,實現病害閉環管理。小修保養App實現病害發現、處治方案制定、任務派發、病害維修四個環節的全過程管理,采集病害類型、預估數量、發現單位、維修數量、維修資金、維修單位和病害照片、維修照片等關鍵信息,基本做到病害處治的閉環管理,為智慧站所建設提供了數據支撐。從運用情況看,全局125個公路分局均能熟練使用小修保養App開展病害處治。

三是加強日常養護監管,讓管理延伸到分局級。小修保養App能精細到每種病害類型,精準到每條病害處治信息,且病害處治數據由分局(包括站所)采集進系統后,各公路局、省公路局即可實時在線獲取,這既省去了按層級收集匯總數據的麻煩,實現讓基層職工減負的初衷,又能幫助省公路局直接獲取分局級養護生產數據,加強監管的精度和深度。

存在問題

近幾年來,云南省公路局不斷加強養護管理能力建設,對標交通強國、交通強省目標,加快推進綠美公路建設,突出工作重點,針對社會關注度高、交通量大、文化資源集中的重點路段,提高站位,以社會發展和人民需求為導向,加強綠美公路建設。圍繞社會重點關注的重要節點配置資源,統籌兼顧其他各項工作,利用有限額度養護資金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重視環保工作,高度重視具體工作同環境保護要求相適應,積極對接環保部門,完成各項環評手續,遵守環保要求,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通過不懈努力,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局管國省道優良路率PQI達到80.3%,平均每年遞增0.5個百分點,在“十三五”全國干線公路養護管理評價中,云南綜合評分在全國省、自治區(不含直轄市)中排名第15位,被評為全國進步單位,獲得交通運輸部通報表揚。

但是,通過調研看到發展中還存在對標高質量發展和云南“3 815”戰略發展目標不相適應,在目標精準、費用精準、管理精準方面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目標精準方面

決策不夠科學 由于路面技術狀況檢測評定數據、交通情況調查數據、智能養護App數據、處治措施、處治費用等基本數據的形成和實施之間存在一定矛盾,造成年度日常養護、預防養護、修復養護的總需求明細及養護項目庫不夠準確。例如:運用小修保養App采集數據和日常養護病害修復考核等方面的功能還存在不足。小修保養App在記錄病害處治申請、審核、完成等程序上發揮作用,但是對于工程修復效果考核和工程計量功能方面存在不足。在小修保養App推廣使用中,發現了以下新問題。一是使用體驗性不高,存在運行反應速度緩慢甚至無法登錄,沒有離線采集功能,不能動態調整采集路線等問題,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使用體驗;二是既有功能待完善,系統Ap p端現有“巡查日志”“病害采集”“施工維修”“病害查詢”等模塊跟實際業務銜接不緊密,Web端顯示界面、病害類型庫、養護措施庫、工程細目庫、單價庫等有待進一步完善,不能滿足日常養護管理實際需要;三是部分功能需新增,為便于開展路況評價和月度養護方案制定,需增加人工路況調查后的路面損壞指數(PCI)評價功能,以及小修保養工程數量統計功能,實現分門類、分層級統計。

目標不夠明確 日常養護中,對“保優良等路,改善中等路,兼顧次差路”的原則堅持不夠,給執行路況保持或提升的目標增加難度。

路段精準不夠 病害分層級精準不夠精準,未將病害分層級精至百米、公里。未能根據不同病害對路面的損壞程度,精準計算各類病害數量、瀝青用量、對應資金需求并形成病害修復項目清單。

費用精準方面

不能根據形成的病害修復清單,精準測算養護資金處治需求;根據預算批復病害修復數量及資金,以清單明細形勢下達養護計劃不夠精準。例如:日常養護路面管理不夠精細化,路基、路面、橋隧等養護的精細化管理不足。從預算、項目申報、預算資金下達、執行各個環節存在不精細、不精準的情況,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不如預期,執行效果不盡如人意。例如:普通國省道路線上的服務區、停車區維護成本高,造成設施老化,影響使用及服務功能,服務區亟需維修提升;局部路段路面、安全防護、綠美公路建設等需要提升。綠美公路建成后,維持建設成效的成本偏高;應急演練、應急物資、應急裝備等儲備及更新資金不足。

管理精準方面

日常養護(應急維修)考核不夠到位,運用智能養護App(小修App)對日常養護(應急維修)完成情況與計劃匹配性不夠;瀝青消耗量情況考核不夠準確,對于各個環節的考核監督存在漏洞;病害修復質量考核標準不夠明確,造成工作質量與預期存在差距。例如:養護管理單作業方式粗放,養護效果難以達到預期??冃гu價力度不夠,對實施日常養護(應急維修)后對整個路網或單個項目技術狀況的改善效果分析不夠。例如:路面部分縱向標線老化超過使用年限,對標線養護效果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存在差距。

問題分析

長期以來存在的慣性思維沒有得到徹底轉變。工作中不能夠做到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對于新政策新要求學習、運用不夠迅速有力,習慣用老眼光、老辦法解決新問題、新情況。工作結果與時代要求之間存在偏差。

路線長基礎差底子薄

云南普通國省道仍然存在路線長、基礎差、底子薄等問題。

覆蓋面廣 截至2022年底,全省普通國省道總里程27212公里,其中國道24條15197公里,省道184條12015公里。路網密度為每萬平方公里690.51公里,全面覆蓋云南境內公路口岸,其中一類口岸12個,二類口岸6個;覆蓋1174個鄉鎮,覆蓋率達92.59%;全面覆蓋國家級工業園區7個,省級省級重點園區62個,其他重點園區7個;覆蓋158個4A級景點中的152個,9個5A級景點中的8個,覆蓋全部29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在鄉村產業振興、鄉村生態振興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保障任務。

技術等級低 在云南省公路局管養的普通國省道中,一級公路950.221公里,二級公路11394.354公里,三級公路4510.43 8公里,四級公路4 639.0 9公里,等外公路61.696公里,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占比僅60.06%,與交通運輸部“十四五”規劃要求占比70%的目標差距較大。

里程長 云南省公路局管養的普通國省道里程已達21555.799公里,其中普通國道14596.093公里,省道里程6959.706公里。

橋隧多 云南省公路局管養的普通國省道橋梁有6117座,其中普通國道4187座,普通省道1930座;管養的普通國省道隧道有218座,其中普通國道154座,普通省道64座。

精準化養護問題

在路面精準化養護方面還存在養護制度不健全,目標不精準,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導致在路面日常養護過程中存在預算與執行不匹配的情況,養護資金不能夠充分發揮效益。

小修保養App 一是技術配置存在不合理,小修保養App是云南資產管理系統的一個子模塊,由于云南資產管理系統龐大使得默認加載數據多,加之配置的服務器出口帶寬小等原因,造成小修保養App加載緩慢,影響業務工作正常開展。二是規范更新提出新需求,交通運輸部從2018年以來密集發布了系列公路養護技術規范,對養護管理提出了全新要求和更高標準,而小修保養App系統開發較早,不論設計理念還是業務功能都是在當時條件下形成的,無法全部滿足新規范和新業務的實際要求,需要與時俱進地提升小修保養App功能,增強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日常養護管理質量和效益的能力。

使用規范方面不夠精細 例如,在按照2 0 2 0年印發的《云南省普通國省道公路日常養護管理手冊》,裂縫類瀝青路面病害處治措施中的“縱橫向裂縫——輕度、無支縫——輕交通”共有一種推薦養護措施,兩種備選養護措施清縫灌縫(道路密封膠,裂縫小于5毫米)綜合單價每米6.48元,清縫灌縫(熱瀝青,裂縫小于5毫米)綜合單價每米1.69元,開槽灌縫(裂縫大于等于5毫米)綜合單價每米18.51元,貼縫綜合單價每米7.65元。病害處治方式最高和最低綜合單價相差9倍多,不利于精準的成本控制和計量核算。檢測報告與申報預算及項目實施的時差

結合近幾年路面科學決策綜合分析來看,路面自動化檢測、技術狀況檢測報告出具與申報財政項目預算和項目實施,三者存在一定時間差。在這一過程中,受水毀、冰雪、地震、重軸載交通車輛通行等影響,在進行路面病害修補實際操作時,預算項目申報及下達的項目清單,與實地現場實施契合性存在一定的矛盾。

養護決策流程不完善

沿用的養護項目科學決策工作流程還不夠完善,與新時代發展要求有距離。一是決策分析依據不夠精準。僅僅是“根據路況檢測評定”,對決策分析的科學數據支撐不夠,決策隨意性較大。二是病害項目清單不夠明晰。對路面病害的分類不夠清晰,處治不夠明確。造成病害處治工藝等方面選擇范圍比較寬泛,對控制成本,后續的計量考核造成困難。三是結果考核不夠具體。針對不同工藝進行完成度考核,標準不夠統一。

推進公路養護管理精細化的思考

提高站位

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意見》,著力提升云南普通國省道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水平,發揮好交通作為經濟發展先行官的作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3815”戰略目標和建設交通強省工作上來,切實轉變傳統思維模式,全面加強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為云南經濟社會跨越式高質量發展貢獻公路力量。

加強調研成果運用

通過匯總和綜合分析調研獲得的相關數據信息,召集云南省公路科學技術研究院、局養護處、計統處專家審查會議,編制《云南省公路局普通國省道公路養護高質量發展路面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應用于明年路面養護項目預算申報及下步實施過程中的管理。以目標精準、費用精準、管理精準“三個精準”為抓手,以路面精細化管理實施為突破口,逐步實現路基、路面、橋隧等養護全面精細化管理,著力提升普通國省道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水平,并以貫穿《方案》的精細化思路,指導行業工作各個方面,扭轉預算、管理、執行等各個環節的粗放方式,加強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持續推進嚴、實作風的鞏固,服務“十四五”期及云南“3815”戰略目標,保證“三年上臺階”重點任務的完成。

實現養護決策分析科學

根據數據提出方案 綜合考慮云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云南高原山區地理環境與立體氣候特征等典型要素,根據基礎數據進行路面養護科學決策分析,提出路面養護方案,精準制定路面日常維修主要措施,建立養護動態項目庫。

根據預算建立模型 鑒于養護資金供需矛盾的現狀,

根據養護預算資金的計劃,綜合考慮熱點重點難點路段、人大政協提案路段、路面技術狀況指數(PQI)、交通量、技術等級、行政等級等因素,建立養護決策優先度模型,對各基本養護單元按輕重緩急進行排序,根據優先度由大到小的順序依次選取養護計劃路段,形成養護工程計劃庫。

根據資金制定順序 根據養護預算資金的下達,按輕重緩急優先實施。

夯實數據基礎

采集數據形成報表 各公路局每年度定期對管養范圍內路網進行采集路網基礎數據上報,形成綱領性及基礎性數據報表。

定期檢測形成報告 云南省公路科學技術研究院每年度定期采集路面技術狀況檢測評定數據,對局屬普通國道省道進行全覆蓋路面技術狀況檢測評定,形成年度“檢測評定報告”,結果數據主要應用于養護方案的制定。

動態采集調查數據 云南省公路科學技術研究院通過交通量站點實時動態采集,形成交通情況調查數據,結果數據支撐養護方案的制定。

智能設備支持巡查 各公路局通過使用智能養護巡查手機系統工具,分季度、半年及年巡查各公路局管養路網,并將巡查所獲得的路面病害及路面病害修復數據作為智能養護App數據。

按照病害選擇措施 按照路面病害類型及損壞程度,結合交通量、區域氣候差異等因素,選擇適用的養護工藝,制定養護處治措施。

根據工藝確定單價 各養護措施平均單價根據養護措施工藝進行組合確定。

加強考核評價

考核A p p數據真實性 考核智能養護Ap p(小修App)上報維修數量的真實性,通過現場抽查、比對路況數據等方式,核查上報數量與實際數量的一致性,嚴防多報、漏報、謊報,確保數據真實可靠,夯實科學評價日常養護的基礎。

考核瀝青消耗量合理性 比較維修單位數量病害的實際瀝青消耗量與養護定額的瀝青消耗量,發現瀝青消耗量明顯超過定額水平的,要加強日常養護管理,嚴控瀝青的不合理損耗。

考核維修病害質量 通過查看維修后的外觀質量,評價其是否落實“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等修補原則,維修后路面是否平整密實、封邊到位,促進維修工藝標準化。

考核使用周期達標情況 跟蹤經維修的路面病害在

正常使用條件下,其使用周期達到要求,使用周期明顯不達標的,要改進常用維修方案。

考核日常養護實際完成情況與計劃的匹配性 評價各單位執行計劃的嚴肅性,發現計劃執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為改進計劃編制方法提供思路。

【編輯: 任 燕】

歡迎關注中國公路、中國高速公路微信公眾號

中國公路

中國高速公路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欧美一级婬片按摩|国产a精彩视频精品亚洲观看不卡欧|欧美激情亚洲一区中文字幕